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UX流程簡介(下):Mockup to Usability Testing

圖1、UX Researcher Prototyper and Visual Designer

9. Mockup

在平面設計裡的Mockup指的是把設計好的圖像合成到馬克杯、海報、招牌等等上,讓客戶可以想像設計展出或是應用在商品上的時候會是什麼樣子。在UI設計裡的Mockup指的是把wireframe繪製成使用者實際使用的畫面,但無法和使用者直接互動。在國外,有時候Mockup會和Prototype混用,但在業界基本上還是會把無互動的稱作Mockup,可互動的稱作Prototype。

圖2、Example of Mockup

10. Hi-fi Prototype(高擬真原型)

在產品正式上線之前,通常還會再做一輪易用性測試(Usability Testing)。有些公司會有專門的Prototyper負責這個部份,目的是快速做出可以被測試的prototype,所以code可能不會這麼美,效能不會這麼好。像我認識的工程師就滿喜歡用Swift做Rapid Prototype。

對於UX Designer來說,為了達到測試的目的,也可以用InVision, Marvel, Principle等等工具做出簡單、可互動的Prototype。用軟體做雖然快,大概半小時就可以完成,但是效果卻很有限。比方說沒有搜尋功能、不能input資料、沒有slider,有些動畫也做不出來。和直接code出來各有優缺點。

下面是我這學期做的租用倉儲空間的網站prototype範例:

11. 2nd Usability Testing(易用性測試)

有了上面看起來跟真的產品有87分像的Prototype,就可以拿去給使用者做測試。基本上方法跟上一篇文章裡說的差不多。

給受測者一個使用情境,然後給他們一些任務去完成,讓他們在操作的時候同時說出自己看到這個介面之後在想什麼,想怎麼操作它,介面是否給出他想要的回應。

因為這個階段的prototype已經和實際產品差不多了,因此可以在上線前做最後的調整。當然也有可能測了才發現問題很大,但都還來得及調整。回去檢視是哪一個步驟有問題,再請視覺設計師回頭去改Mockup。

圖3、Usability Testing of Slack MobileApp

當測試都沒什麼大問題之後,就可以把Mockup上面的按鈕、圖片切下來交給工程師做成真的網頁或是手機APP,這個步驟叫做切圖。

而在網頁設計上,有些視覺設計師同時也負責切版,就是切好圖,把圖用HTML/CSS拼到網頁上,最後再由前端工程師寫Javascript和後端串接撈資料,朝著真正的產品一步步邁進!

寫在最後

這個只是一般的流程。我們不難發現,這每個流程都息息相關,並且需要不斷進行修正。我並不同意工程師在最後的步驟才加入到這個流程裡來,工程師常常會注意到設計師沒注意到的細節,又或者是設計師可能會有些實務上的盲點,而做出不可能實踐的功能。最理想的流程,應該是所有人都要在這個流程裡共同合作吧。

 

Stephanie Kuo

從冰天雪地的密西根HCI畢業之後,現在在矽谷為一間B2B公司做UX Design,天天為系統管理員做設計。希望能用中文和更多台灣人分享UX。http://www.stephkuo.com/

原文出處Medium;政府網站營運交流平台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