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UI介面文字訊息設計準則筆記(下)

一般訊息(適用於英文)

 

1. 盡量使用主動態

盡量避免使用被動態,是因為當翻譯到其他語言的時候,那個語言不見得有被動態,可能會讓翻譯變得沒有那麼精確。使用主動態也能少轉一個彎。

 

2. 不要用太過複雜的文法和單字

這主要是為了非英文母語的使用者。在美國,設計產品通常會先設計英文版,再依據需求翻譯成其他語言(通常是中文和日文,因為這兩個國家的使用者特別排斥使用英文介面XD)。其他地區的使用者,甚至是美國的使用者,母語都不見得是英文,訊息要盡量簡單易懂。

 

3. 避免使用縮寫
在特別專業的領域,從業者特別喜歡使用縮寫。不過縮寫會排除沒那麼專業的使用者,看得一頭霧水,不確定這個縮寫是不是他們知道的那個意思。即使提供info icon來解釋縮寫,也會造成他們需要多一層手續。如果能把縮寫攤開來就攤開來,會更加精確。

 

4. 統一一句中每個字開頭都大寫或一句只有第一個字大寫

同樣是”try again”的按鈕,有些公司會希望寫成”Try Again” ,有些則是”Try again”。這點在英語圈當中也吵了很久,趨勢也一直在變。例如Outlook選擇使用每個字開頭都大寫,而Google Drive選擇只有第一個字字首大寫。下圖範例中My Drive均字首大寫,是為了表示Drive是一個專有名詞。這是只有第一個字字首大寫的優點,可以清楚需分一般名詞和專有名詞。

 

現在的共識是兩種方式都可以,只要選擇一種,在產品當中維持一致就可以了。

                                              Examples from Outlook and Google Drive

 

結論

我很喜歡跟前公司的Tech Writers合作。視訊會議的時候,他們每個人的背景都是一整片書架。每個人討論的是最近又看了什麼書,聽了哪些有聲書,很喜歡哪部電影。不少人都是文學背景出身,對於文字的敏感度很高。每次跟他們review完介面訊息,我都很驚訝他們竟然能用這麼簡短的訊息說得很清楚。使用手冊也是如此,只要認真讀,多半能從中獲得解答,並且解決問題。在認識一個新產品的時候,我也會選擇先讀他們寫的使用手冊。

我在做公司產品的Heuristic evaluation的時候,只有Help and documentation這一項分數特別高,因為所有說明都寫得很清楚。有時候在設計上不得不向工程師妥協的地方,也都靠他們編寫的說明文字引導使用者到正確的地方。雖然不盡理想,但還能勉強過關。這些平常在使用上可能不會注意到的小細節,正是影響體驗的關鍵。

希望台灣UX越來越成熟的同時,也能慢慢開始注意到這個部分。

 

                                           https://medium.com/as-a-product-designer

 

/政府網站營運交流平台授權轉載/

 

原文作者:Stephanie Kuo

原文出處medium:UI介面文字訊息設計準則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