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UX theatre 是什麼?或許你、我都曾經參與“演出”(二)

UX theatre的各種戲碼”

依據Tanya的圖表,UX theatre的症狀其實很容易觀察到,以下是她這邊列出的狀況,或許大家多少都有共鳴。

  • 用戶調研過程中,團隊只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試圖了解用戶,完全沒有真實用戶的參與
  • 決策層打著“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口號,卻沒有足夠的預算給到UX相關的團隊
  • 以預算和時間有限為藉口,不邀請真實用戶,聆聽他們的想法
  • 用猜想假設和自我意見,當作決策的主要考量
  • 直到產品開發過程尾端,才有易用性的測試 (此時就算發現什麼,也為時已晚,單純只是一個打勾勾”的過程)
  • 工作坊是唯一的的研究方式
  • 花費很多時間在“說”以用戶為中心的故事,而非花心力在產出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成果
  • 常常將“我們不需要測試,因為我們懂用戶”掛在嘴邊
  • “我覺得 ” 替代“我看到 ” 和 “我聽到 
  • 將設計思考與使用經驗設計劃上等號
  • 團隊腦爆會議,缺少有經驗或受過訓練的facilitator協助討論
  • 缺少用戶數據或是對數據有所質疑(因為與自己認知不同,認為“用戶不知道他們想要什麼”)
  • 把“關起門”產出的想法,當作是最終定案
  • “以用戶為主”的測試?!(user focused testing) (那為何不直接找真實用戶測試?)
  • 用戶訪談,只問寬泛的問題,產出含糊的結果
  • 讓沒有受過訓練或具備經驗的非設計人員,負責設計產出

在UX設計的工作經歷中,我自己大概經歷過70%的狀況,那時候還不知道自己正參與了UX theatre的“演出”,懞懂的認為這應該就是“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工作方式和流程😂。

 

而什麼導致了UX theatre?

[以下內容為參考 Tanya SnookJesse James Garrett & Tricia Wang這幾位作者在Fast Company的文章和我個人經驗,若有偏頗或遺漏,歡迎指教。]

UX定義廣泛,讓公司決策層或非相關領域的團隊對UX的認知有所不同,造成期待偏差

                                 source: GIPHY

UX領域發展日新月異,UX設計師的定義一直再改變,不同產業對於設計師所需的技能和知識也都不同,其中之一的職責: “設計產品/服務與用戶的交互過程”,這一點相信是大家所認同的,但在這之外,像是質化&量化用戶研究、服務設計、產品文案、介面質量控管…等,都得觀看公司組織所需,並沒有一個非黑即白的標準化定義,這看似充滿發揮空間,但也開始讓UX設計團隊擔負許多以“使用者為中心”出發的工作內容,像是將現在業界很注重的“設計思考”與UX設計劃上等號。

 

“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是一個能讓團隊“以人為本”來解決問題的方法,透過對人的需求出發,發想創新的解決方案,流程分為5個步驟(1)同理 (2)定義 (3) 發想 (4) 原型 (5)測試,並且不斷迭代的過程,但可以想像這樣的流程,所耗費的時間成本和資源,e.g., 前期背景調研、舉辦工作坊、真實用戶測試…等,這之中瑣碎煩雜的庶務事項,可以想像絕非是一、兩週就可以完善。

 

在這樣倡導運用設計思考,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情況下,通常設計師都需要身兼許多角色,但往往造成人力資源不足,根據Nielsen Norman的調研,他們詢問了557位受訪者,調查在他們的組織內設計師/研究員/開發工程師的比例,其中50%是1位設計師搭配10位工程師的比例,從此可以看出,設計資源相對是緊繃的,更多新創公司甚至只有一人設計師,很多時候想要尋求外部資源時,像是聘請調研公司或是購買現成的報告,常常會得得到“預算不夠”或是“設計師應該可以自己包辦”的回應。

 

在這樣“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狀況下,形成兩難,沒有足夠資源奠基穩固的基礎,卻被公司期待所有的產出都需要以“使用者”為中心,漸漸導致尋求捷徑、犧牲掉耗時且可能看不到短期成效的步驟(但卻是重要的步驟,像是真實用戶測試),漸漸造就UX theatre。

 

 

/政府網站營運交流平台授權轉載/

 

原文作者:Hsuan

原文出處medium:UX theatre 是什麼?或許你、我都曾經參與“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