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體驗設計的思維與邏輯(下)
二、UX 設計的實作思維與邏輯
產品本身的元素:功能、價格,都是影響使用者體驗的元素。在中間使用者介面方面:產品呈現、資訊的架構、所使用的圖示以及介面的元素等等,也會影響到人們在操作時的體驗。
使用者則從產品上探索產品對自己的需求是否滿足,而且感受產品帶給自己的價值跟意義,若能夠得到一個正面的回饋,那表示你創造了一個好的使用者體驗!這個溝通的過程可能會來回好幾次,設計者透過掌握使用者的回饋 ,持續的對產品進行一次到多次的「設計迭代」與「優化」
我們透過不斷的假設與驗證,一次又一次的優化產品,達到最佳化使用者體驗的目標,所以 UX 設計的邏輯就是讓產品的設計逐步、逐次的靠近使用者的需求。
在剛剛的心智模型圖片上面看到的 [路線1] 其實代表著設計團隊為了要了解使用者,應用各種不同的使用者研究方法來擷取需求,這邊希望你能夠理解 UX 設計其實是一門「科學」。
三、UX 方法在產品設計過程中的角色
那麼,在這個過程裡面有哪一些常見的UX 設計方法和工具呢?
下圖說明了各種不同的專業領域的人,在了解使用者以及使用者的心智模型的 UX 設計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由左至右)
1.了解市場現況:
因為每一個產品所瞄准的使用者,都可能有多種不同的面貌。
因此我們在設計之前必須先了解市場的現況,先行探索目標族群的輪廓,例如:這一群人在哪裡?他們真的有產品所假設的需求嗎?這個需求是不是已經被滿足了呢?那個已經存在的產品是什麼?我們要做的跟競品有什麼不同呢?我們的產品要如何在市場上取得一席之地?
這些問題乍看之下,你可能認為是行銷的方法,但卻主導著整個產品的定位 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2.了解使用者需求:
精準的描繪出產品的目標族群之後,透過心理學、人因工程的理論與方法,可以幫助設計師更了解人們的能力跟限制。這些過程都是了解使用者既有的心智模型。
3.設計人與電腦之間的溝通與互動:
常見的產品的設計必備知識,從架構人與電腦之間的溝通橋梁開始,也就是資訊架構的設計、人機互動的設計,以及使用者的介面設計等等 ;同一個時間裡產品設計或服務設計,也會並行執行 UX 的相關研究和規劃。
4.產品設計:
設計師可以綜合前面所收集的設計情報,進行產品 / 服務的設計,產品設計是指從確定產品設計計畫起到確定產品結構為止的一系列技術工作的準備和管理,是產品開發的重要環節。
5.易用性評估 (Usability test):
通過用戶的使用來評估產品是否滿足用戶需求,反應了用戶的真實使用經驗,通過觀察,記錄和分析用戶的行為和感受,以改善產品(服務)使其更加貼近用戶。通過易用性的評估,可以從使用者身上找到再一次為產品優化以及迭代的方向。
所以依著前面所描述的產品研發流程,我們在了解市場現況、了解使用者的需求、設計人與電腦之間的溝通與互動到產品設計以及設計評估。在下圖中,有非常多大家熟悉的「研究方法」或者是「設計框架」:
這些方法跟框架都非常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你能夠非常熟悉產品研發的流程以及每種方法使用的目的;這些方法只是輔助我們去洞察使用者的需求,幫助我們能夠找到符合使用者的期待。
進行產品的元素設計,在這門課中,我們會依著產品研發的流程和同學講授部分的設計方法,這些方法和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更具體的執行設計工作,但請身為 UX 工作者的你,記得這些方法背後的共同目的,其實是在產品不同的研發階段幫助設計者,去充分的探索產品與使用者心智模型契合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就是使用者體驗的設計了。
結語
在這個單元裡,我們從了解使用者的心智模型開始,引導大家了解 UX 的設計邏輯,並且拆解了 UX 的設計過程,形成了一個產品研發過程。這一個產品研發的探索過程需要有不同能力的 UX 工作者來參與。看完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想法或疑問呢?
你認為,該怎麼驗證心智模型❓怎麼決定產品是否要進行迭代❓
在留言處一起討論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