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區塊

肆、政府網站服務管理原則


:::

本節將說明「政府網站服務管理原則」,以提供機關做為政府網站服務之設計與開發過程參考依據,並引導進行使用者研究,以設計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政府網站服務。

原則一、評估網站服務的定位,包括任務目標、服務對象及其需求,以及達成目標的做法。

政府各機關業務屬性、服務對象不全然相同,不同類型的機關業務會有不同目標,故須考量網站服務的任務目標及使用者需求,透過持續進行使用者研究,了解使用者的需求與痛點,以設計符合使用者需要的網站服務(請參考附錄一、使用者中心設計建議)。同時須探究是否可藉由現有網站服務因應或擴充,儘量避免重複開發。

原則二、宜確保網站服務之易用性,提供簡明易用的操作介面與流程。

民眾瀏覽政府網站通常以尋找資訊為主,因此網站所提供的資訊是否容易瀏覽、理解與使用,成為影響使用體驗的重要關鍵。宜考量使用者多樣化的操作環境,提供簡潔、易用且一致的使用體驗,並以使用者為中心,提供符合期待的網站服務。建議政府網站應注重親和性設計(請參考附錄二、政府機關網站親和性設計原則)及行動友善設計,提供使用者無須重複學習的一致性設計,例如版面配置、內容的格式與可閱讀性、使用者介面與互動設計等。

原則三、網站建置以開放源碼工具與系統為優先,並採用相容國際通用標準的開發建置環境。

開發網站服務時,事先評估及盤點現成可用的開發工具和系統,以及相關技術需求與規範,將有助於節省開發時間及成本,並能讓後續維運或功能擴充更具備彈性。選用開發技術與系統架構時,以開放源碼工具與系統為優先,且應相容國際通用技術標準,將可有效提升政府網站跨瀏覽器相容性,確保使用者透過不同瀏覽器皆能使用網站服務。

原則四、確認符合資訊安全及網站服務相關規定,例如資通安全管理法、個人資料保護法、政府資訊公開法及網站無障礙規範及聯合國二○○六年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等。

機關除了提供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網站服務,亦應確保資訊安全、個人隱私、資訊公開及服務便利性;機關除定期進行風險評估及資安健檢,並採取適當防護措施、排除潛在的威脅外,涉及利用非受託者自行開發之系統或資源者,並應標示非自行開發之內容與其來源及提供授權證明,以確保使用者可以安心使用服務。若網站因階段性任務完成,且不具備時效性,應考量退役或整併,以確保資源有效利用,並減少資安風險。為了讓所有使用者皆能取得完整的政府網站服務,機關應依數位發展部訂定之網站無障礙規範及聯合國二○○六年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提供身心障礙者容易使用的網站環境,以保障其獲取資訊的權利。

原則五、開發、測試與部署流程宜善用自動化與數位化工具

透過版本控制系統管理軟體源碼之開發版本,運用自動化測試工具進行單元測試、整合測試及部署,可提升網站開發期間之品質與資訊安全。彙整網站功能需求或缺陷,宜善用數位化工具,並搭配版本控制系統,以增進開發工作效能。

原則六、應考量所提供之資料與服務的延續性,如需承接舊網站的資料與服務,須制定移轉計畫並據以執行。

為確保網站服務提供符合目標使用對象所需的服務,網站服務如需承接其它來源的既有資料與功能,須評估需要移轉的範圍與內容、調整移轉內容的資料格式與呈現樣式,釐清移轉範圍及制定移轉計畫,並適時更新需要移轉的資料與功能所採用的技術。並針對被界定為不移轉的功能與資料,提供替代處理方案,例如轉為靜態資料或進行網站典藏,以提供資料查詢與其他應用。

原則七、上線前宜制定上線計畫,並避免驟然衝擊業務單位作業及影響使用網站服務。

網站服務的測試環境宜貼近實際運作的環境,全面測試服務功能,以便在服務上線前及早發現問題與及時修正,確保符合規畫及需求,宜制定網站服務上線計畫,並評估潛在風險與緊急應變處理方案,包含上線影響、緊急因應措施、支援及訓練計畫等(請參考附錄三、上線計畫書章節架構建議),以降低對業務單位作業流程的衝擊與對民眾使用習慣改變的影響,期能提供高品質的網站服務。

原則八、宜建立跨部門或跨領域的網站營運任務團隊,明確各個成員的權責分工與維運管理機制。

宜成立跨部門或跨領域的網站營運任務團隊,且團隊成員具備多種不同的專業技能,並建立明確的權責分工與管理機制,以及順暢的合作溝通管道,並確保團隊成員皆了解網站經營的任務目標,以確保網站服務對象可獲得最佳服務品質。

原則九、宜訂定服務衡量指標,並蒐集與分析網站服務之使用數據,據此做為後續網站服務維護及調整的參考。

為持續精進服務品質,機關宜訂定網站服務衡量指標,藉以客觀地評估經營成效。網站經營除了考量任務目標與有限的可用資源,更須考量使用者的需求變化,可藉由網站訪客行為分析技術,掌握網站服務流量及訪客特性,做為調整改善網站服務的依據,以持續提升使用滿意度。

原則十、依網站類型及重要性,訂定中斷因應措施,並定期檢視備份資料完整可用,避免因突發狀況造成中斷。

為因應計畫性或突發因素造成網站服務中斷,宜依網站類型及重要性,制定中斷因應措施,找出可能影響服務運作的風險,規劃網站服務中斷期間可採行的替代方案,以滿足使用者的需求。機關應觀察及分析網站服務運行狀態,以及早發現可能的問題,降低服務中斷的可能性;亦需定期備份網站服務相關資料及進行復原演練,確保服務在遭受設備損壞或其他突發狀況而無法運作時,得以儘速復原修護以利再提供服務。

原則十一、評估機關業務屬性與所提供的服務類型,善用社群網路媒體,提供多元化的溝通交流管道。

政府部門導入社群網路媒體,主要在於擴大傾聽民眾對於政府施政的意見,並促進公民參與。但互動交流的過程也將被放大檢視,因此選用合適的社群平臺,以符合機關業務的目標對象及其需求更顯重要且必要;同時也須妥善管理社群的互動行為,以避免產生服務立意良好,但推行時卻造成其他負面效果之狀況。

GO TOP